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宋志平從中國建材集團退休已兩年,作為曾經把兩家充分競爭領域的央企帶入世界500強的知名企業家,他這兩年都在做些什么,現在是怎樣一種精神狀態,他又有哪些新的感觸和想法呢......這些都是我們企業界人士頗感興趣的問題。
在宋志平還沒有退休之前,他常被媒體評為央企里面最忙碌的董事長之一,因為他從沒有休過周六周日,腦海里只記得幾月幾日,日程安排每天都是滿滿的,工作節奏很快。“忙的蜜蜂,沒有悲哀的時間。”這是宋志平從青年時代起,深受冰心老人的影響,感動于蜜蜂只管釀蜜創造,不問過程與目的的品質,遂將冰心老人的這句座右銘當作了自己青年時期的座右銘。宋志平常說,“為自己摯愛的事業全力以赴,奮斗一生,就是生命的價值所在。”在企業里時,他總是癡迷于自己的事業,每天心里想的、嘴里念的都是企業里面大大小小的有關經營與管理的事情,除此以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教書、寫書。數十年如一日,一直都是這么快步小跑過來的。他剛退休的時候,身邊很多人都想著,宋總這會兒應該會放慢節奏,可以享受平常人退休后的幸福生活了吧。然而,宋志平并沒有選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生活,而是依然活躍在企業界舞臺。退休后不久,他說他認同《百歲人生》書中的觀點,60~80歲這個階段還是要努力做點事,不宜過早去釣魚和跳廣場舞。
他為自己設定了短期小目標,還有中長期的三五年規劃,更有遠景目標,儼然做企業董事長一樣,定戰略、作決策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經常和大家分享“三喜歡原則”,即“見喜歡見的人、做喜歡做的事兒、去喜歡去的地兒”,他認為這個時候要隨著心的方向,不要再刻意難為自己,是一位十足的理想主義者與樂觀主義者。
初知道他的“百歲人生計劃”與“三喜歡原則”時,還以為他發展了新的愛好,但看到他這兩年飛來飛去的工作與生活軌跡,就會發現他最喜歡做的還是關乎企業的事情??赡芩眢w里有閑不下來的基因,依然是只忙碌的蜜蜂。
這兩年,他全身心地做著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關于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事業,樂此不疲地做著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授事業,每天激發大腦活力,不斷進行深度思考,一點一點總結出新的思想。
這些別人想想都覺得是很難很累的事情,有人建議他放慢步伐,換一種生活方式,不要太辛勞。但宋志平卻很享受,他說自己大腦高速運轉習慣了,有時候想停都停不下來,多年來在企業里已經有了高效工作的習慣,退休后也停不下來,也不想停下來。雖然依舊是忙碌而緊張的節奏,但這并沒有給他帶來太多困擾,宋志平始終保持一顆純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對工作生活充滿熱忱,用熱情和微笑感染著周圍的人。他說:“人忙不死,累不死,會閑死......人要像那忙碌的蜜蜂一樣,永遠豁達樂觀,不斷進取。”這份心底的淡定和從容著實難能可貴。
他總說決策要見人見物,領導者的眼睛不僅要向內,更重要的是向外;不僅要重視本土本企業之外的變化,還要重視國際市場的變化。
中國境內的上市公司現在已有4500多家,這兩年他已調研了上百家優秀的上市公司,從北京到上海、從上海到深圳、從深圳到杭州......他的足跡常往返于中國資本市場最發達的地區,如果沒有疫情,他也計劃著到世界資本市場最發達地區的企業調研,他一直在思考,這些優秀的上市公司成功的底層邏輯與訣竅是什么。他也去了一些做得不太好的上市公司,不斷總結這些上市公司到底是哪里做得還不夠好,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幫助大家提高經營質量。他常把自己的這些見聞、感受、思考寫成文章,提出中肯建議,推動協會切實為這些上市公司做好服務。這兩年多的時間里,線上線下參加過宋志平關于公司治理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相關培訓的上市公司董監高等“關鍵少數”有上萬名。

△宋志平(中)赴小米調研,與雷軍董
事長(左)深入交流
作為國企改革的親歷者、見證者,宋志平一直積極推動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說到企業改革試點工作,他說自己從“黑發人”試到了“白發人”,改革工作是一輩子的事情。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共享機制、企業家精神......都是他重點研究的領域。他在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里,組織舉辦了很多場有影響力的線上與線下的交流活動,將企業、政界、研究院、學校、媒體等齊聚一堂,共話中國企業改革前沿問題。在疫情困難時期開辦的在線企業大講堂上,有幾百萬名企業家聽過他的指導。他還積極參與指導地方政府舉辦的大型國企改革問詢活動,調研了不少央企、地方國有企業,為各地、各企業的改革出謀劃策。在他的領導下,研究會近年出了不少改革成果,優秀的成果還編輯成書,為國家改革建言獻策,貢獻理論與實踐真知。宋志平的老師夢,這兩年在不同的講臺上都有了同樣精彩的呈現。他從清華講到北大,從中央黨校講到大連高級經理學院......企業里管理與經營的故事、上市公司的所見所聞、改革與創新,他都信手拈來,每每都講得滿堂喝彩。在各大高校的商學院里,他所授的每堂課都座無虛席,受到同學們的喜愛和歡迎。在會長工作之余,他也選擇性地參加一些關于企業話題的重要論壇,給大家講如何做有效的經營者,講如何做企業打勝仗,也講如何培育企業競爭新優勢......無論走到哪里,講到哪里,大家都親切地尊稱他一聲“宋會長” “宋老師”。宋志平40年的企業經歷,積累了豐富的企業實戰經驗;同時在國內知名商學院有超過25年的企業管理教學經歷,知行合一,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不久前,宋志平作為校友代表,在母校河北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講述了“百戰歸來”的百感交集,在座師生和校友深受感動。
極愛思考、極善總結是宋志平的明顯特征之一,遇事情他總會反反復復地想,遇到要作決策的事情,總是窮極否定之否定地想,他書中所授的辯證思考法對大家影響頗深。
他做企業40年,出書18本,他說所有這些書都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極富實踐性,所有的素材都取之于企業,也全都用之于企業與企業家。這和他講課的特點一樣,是其他人不容易學來的。每天早上五六點、晚上十點左右,都是他深度思考與閱讀的時間段,每有新思考新思想,他都會認真記錄下來,一點一滴匯成了那么多厚厚的書。
在他退休后的這兩年里,他讀了不少書,也有一些是被要求讀的,因大家都知道他愛讀書,每有好書,朋友們都愿意送他。他也受邀為國內外的管理大家、知名企業家的著作寫了不少的序,在電視讀書節目中也為觀眾分享了許多好書。這兩年里,他的《企業迷思》《經營制勝》都按他的計劃陸續出版,這兩本書是他這些年為北大、清華授課的歸納,很受企業界歡迎,還獲得了出版社的優秀圖書獎,學習強國、各大官微、知名報刊也紛紛連載這些經典書籍。他每到地方調研、學校講課,看到未曾謀面的年輕企業家們在讀這些書,大家的熱情與真誠鼓舞了他,他更是動力十足地想一直做下去、想下去、寫下去,心中覺得更有責任為中國的管理界和企業界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宋志平的書中有一個著名的“困難觀”,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都能用他自己總結出來的三條“困難觀”化解掉。近兩年疫情反反復復,他總是在一旁耐心而堅定地給企業、企業家們加油鼓勁,針對不同企業如何走出困難他也是傾囊相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只要懷著總能越過一切困難的信念,積極找尋解決問題與困難的方法,就有機會做出可持續發展的卓越企業。過往他所管理的企業,不但取得了令人驕傲的經營業績,更是受人尊敬的企業。有時候他會被問到關于過去管理過的企業,他總說“他們比我做得好”。
話里話外,盡顯他對自己過去經營管理過的企業的深厚感情,看得出他非常自豪。誠如宋志平所言,企業家有思想才能被尊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是以學習國外企業家管理思想為主的,像杰克·韋爾奇、稻盛和夫等,但隨著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成長,一些鮮活的中國企業思想正呈現在世人眼前,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也開始總結自己的經驗和體會,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他說他之所以寫那些書,就是為企業、企業家們寫的,企業家不長青而企業長青,要給大家在密林深處插上路標和指示牌,希望年青一代不用總從零開始,可以站在他的肩上眺望遠方,繼續前行,一代接過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強。讓他特別開心的事情是他教過的學生們的公司有的開始上市,他會欣然前去為他們上市的儀式敲鐘。2021年5月,他被授予“中國杰出企業思想家”,最近他又榮獲“管理科學家獎”,平心而論,確實是實至名歸。